學程介紹

ABOUT US

校友經驗分享

人權學程或是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的畢業學長姐分享人權概念在職涯發展上的幫助與運用!

 
 

蕭逸民

(#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畢業生・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副執行長)

 人權不僅是普世價值,它更是一個具備高度發展性的專業領域。從事人權工作,需要兼具專業知識與與人互動的溝通能力。這份專業能帶領你在台灣多元的人權組織中服務,也能開拓視野,走向世界各地的國際性人權機構。如果你對人權專業工作懷抱熱情,誠摯邀請你來到東吳人權學程,學習紮實的人權專業,培養改變社會的力量。

(#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畢業生・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辦公室主任)

對不正義的感知使我們有更多憂慮,照顧這份憂慮,為它思考,為它讀書,和擁有相同憂慮的人聚攏在一起,直到我們分辨出下個出發的方向。
人權學程為不同背景的學習者,提供思考與行動路徑的養成與訓練,多元領域與迷你但無限延伸的人際網路,也充分支持課堂外的學習計畫。

(#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畢業生・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從根源上來說,反抗運動不會得以持久,只是不協調的見證,革命則相反,它開始於思想,確切的說,革命是將思想注入於歷史經驗中,而反抗只是由個人經驗走向思想的運動。」(卡繆,1951)

選擇就讀人權所,是我進入革命的第一步,離開東吳社會系的時候,逐漸了解分析社會結構與社會問題需具備的思維能力,卻苦無改善社會不公義的實踐路徑。

人權若只存在於口號,便是空泛,但在人權所的學習中,不只泛泛而談的理論學習,而是給予具體社會樣貌,邀請我們從人權哲學出發,學習理解國際人權機制的發展。知識不再是形而上的概念,而是切回身為人最基本的尊嚴,身為台灣人,我們的基本權利是什麼?

離開人權所之後,革命的路徑沒有停止,我依舊在路上,歡迎一起加入。

 

林佩穎

 

(#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畢業生・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發展資源經理)

在研究所的過程中,除了學習議題剖析與論述表達外,更可貴的是遇到一群,在你離開校園、繼續為理想打拼時,仍能一路相伴的好戰友。這段旅程不僅讓我在學術上成長,也在理論與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人權學程溫暖的力量。

 

 

蘇建和

 

(#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畢業生・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發展資源經理)

 

施逸翔

 

(#東吳哲學所畢業生・

前#人權學程助教・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

羅斯福夫人經典名句「人權必須從自家附近的小地方開始」。東吳大學的人權學程對我而言,就是如此富有溫度的小地方,這裡不管是主任、助教、老師、還是同學們,無一不在生活、教學、課外社會實踐的各種活動當中,努力維護每一個差異、立體的人的人性尊嚴,不容被取代、不可任意剝奪。在這個小地方,我們透過人權實踐,擁有普世的遠大世界觀,在人權的視野裡,我們看見每個人那是勇於對抗威權的人權捍衛者,並積極思索一格維護人權的體制應該長成什麼樣子。作為一個 NGO 的人權工作者,我的人權是從東吳人權學程開始的。

 

 

陳家平

(#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畢業生・

#法務部聘用助理研究員)

在有限的生命中,有許多方式能探索世界,在這其中,人權可以超越國界,甚至跨越時空,與過去自我對話,並眺望未來。過去我對於然權的想像來自於身邊、網路及報紙的特定議題,直至透過人權課程、老師們的諄諄教誨、現地的實習,以及學長姐們交流經驗,才知道原來人權是這麼多樣,如呼吸般自然地存在著每個瞬間,逐漸地,慢慢張開人權之眼,過去習慣的很多事物,實際上並沒有改變,在我眼裡卻看來變得不太一樣,再也回不去狹隘的、刻板的、主流的『人權』。

 

黃均崴

 

(#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畢業生・

#人權學程助教)

願意入讀人權學程的人,對於你關心的事物不會視若無睹。

也許在這邊的所學無法為你帶來資本上的富裕但在每一次的課堂,與同儕的激盪之中,進而拓展對於普世價值的認同,或可填滿心中曾經的困惑。

我推薦對於心中有所迷茫的你,加入人權學程來成自我的提升,進而挑戰整體社會的變革。